质量属性场景
本文最后更新于 2024-11-07,文章内容可能已经过时。
质量属性场景是一种面向特定质量属性的需求。
它由6部分组成
刺激源(Source)
某个生成该刺激的实体(人、计算机系统或者任何其他刺激器)
刺激(Stimulus)
该刺激是当刺激到达系统时需要考虑的条件
环境(Environment)
该刺激在某些条件内发生。当激励发生时,系统可能处于过载、运行或者其他情况
制品(Artifact)
某个制品被激励。这可能是整个系统,也可能是系统的一部分
响应(Response)
该响应是在激励到达后所采取的行动
响应度量(Measurement)
当响应发生时,应当能够以某种方式对其进行度量,以对需求进行测试
可修改性质量属性场景描述实例:
场景要素 | 可能的情况 |
---|---|
刺激源 | 最终用户、开发人员、系统管理员 |
刺激 | 希望增加、删除、修改、改变功能、质量属性、容量等 |
环境 | 系统设计时、编译时、构建时、运行时 |
制品 | 系统用户界面、平台、环境或与目标系统交互的系统 |
响应 | 查找架构中需要修改的位置,进行修改且不会影响其他功能,对所做的修改进行测试,部署所做的修改 |
响应度量 | 根据所影响元素的数量度量的成本、努力、资金;该修改对其他功能或质量属性所造成影响的程度 |
- 感谢你赐予我前进的力量
赞赏者名单
因为你们的支持让我意识到写文章的价值🙏
本文是原创文章,采用 CC BY-NC-ND 4.0 协议,完整转载请注明来自 软件从业者Hort
评论
匿名评论
隐私政策
你无需删除空行,直接评论以获取最佳展示效果